小新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mito
查看: 328|回复: 0

为什么日本能够通过“明治维新”逆袭成功

[复制链接]

1981

主题

1981

帖子

6593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593
发表于 2022-3-27 23: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什么日本能够通过“明治维新”逆袭成功

今年是明治维新150周年,但日本人认为现代化的开端还要追溯到1853年的黑船事件,美国的佩里将军率领舰队打开了日本大门,即使对方是侵略者的身份,但他们认为是美国的舰队把他们拉入到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行列,于是我们看到在当年佩里登陆的地方如今还立有伊藤博文提字的纪念碑,每年还会有纪念活动。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明治维新的纲领性口号就是脱亚入欧,整个国家建设的一切要向欧洲国家一样,认为欧洲国家是现代国家。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恰恰是中国因素,或者说中国的一些思想,对日本的明治维新,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鸦片战争,给了日本一个警觉,因为日本长期以来是闭关锁国,在1853年以前是闭关锁国,中国也是闭关锁国。1840年香港割让给了英国,大量的商人、传教士甚至一些教育机构都集中在香港,于是香港就成了一个中心,西方很多人就从香港大致地了解到一些日本的情况。但是现在看他们写的书,写的关于日本的情况,其实是很不准确的,但多少有些了解。日本恰恰是通过中国的鸦片战争,来了解西方和世界的。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社会

戚继光兵书的启蒙

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前,是闭关锁国,只有广州一个地方开了,允许外国的商人,到广州来进行外贸。在广州城外,划了一个地方,外国商人只能住在这个地方不能出来。日本跟中国差不多,在长崎的一个小岛上划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允许外国人来经商,但是它和中国还有不同之处,中国是这个地方允许所有的外国人到这儿来经商,而日本显得更封闭,长崎划的这个地方只允许中国商人和荷兰商人来经商,而且来之后必须写个东西,风说书,就是在你们国家看到的情况,沿途的情况,来到这儿的情况。日本那时不介意真假,因为当时日本的首都在京都,天皇住在那儿,真正掌实权的是日本幕府的将军,他住在江户,江户就是明治维新之后才改为首都的,就是现在的东京。

第一次鸦片战争

因为幕府的将军掌管了日本的实权,这些商人写的风说书,交给长崎地方官员,这些地方官员不能看,要直接给将军看,这些所谓的幕府将军,就是通过这些风说书,大致地了解了一些外国情况。鸦片战争发生后,通过风说书,日本就了解到了中国发生了一场战争,大家把它称之为鸦片战争,并且中国被打败了。日本千百年来是学习中国的,突然发现自己的老师被另外的人打败了,那这个另外的人是谁呢?通过风说书知道了英国,这使日本人突然有一个重大的危机感,打完了中国,很可能下一个就是打日本,我们日本怎么办?因为我们比中国还落后。

戚继光抗倭兵书

当他们知道英国军舰从海上来,那该怎么打海战?他们想到的是戚继光的兵书,戚继光写的倭寇在明朝的时候,从海上来,怎么和倭寇打仗。他们根本不在乎书中说的倭寇、倭奴、倭贼,只要对我有用的我都要学。那么戚继光书中都讲到了什么呢?军队训练,戚继光那时候就开始讲戚家军,讲到得靠集体作战,日本人就觉得,海上作战得放弃原来的武士单打独斗,他们认为戚继光的战法和他们了解的西方战法是相通的。要造大船,因为日本实行闭关锁国之后,跟中国是一样的,禁止造高大的船。戚继光书中说,海军和海军打仗,船大很重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戚继光的理论,日本人觉得也要造大船,就不断地跟幕府将军说,应该解除那个禁令,我们也要造大船,马上其他国家的大船会来打我们了。所以戚继光的兵法理论,使日本实行军事现代化改革时,有了铺垫而减少了阻力。

日本军舰上水兵操炮训练

《海国图志》传到日本

对明治维新思想启蒙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恰恰是中国的《海国图志》。林则徐参加了鸦片战争之后觉得,我们中国的一切都好,就是武器不如人。英国就是武器和军舰比我们强,只要我们用它的武器,就可以把它打败。但是林则徐感到,我们对这个敌人完全不了解,所以就花了大量的时间,通过种种关系去了解英国和世界,他编了一本书叫做《四洲志》就是翻译了各种地理、历史,包括武器。但是,按照当时的情况,了解狄夷是违反了规定,是用夷变夏,我们是华夏文明,我们只能用夏变夷,你学别人就是用夷变夏,觉得这是不行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

但是林则徐觉得这个事情很重要,后来他被流放,做不成这个事了,这批资料都给了他的好友魏源,详细讲了鸦片战争的情况,觉得我们对世界太不了解,魏源在随后的两年,找了更多的资料编了一本书,叫做《海国图志》,是当时最详细介绍外国情况的一本书,尤其介绍了外国的武器、轮船,而且按照林则徐的观点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在1842年出版不久,在中国就被禁止了,但是这本书后来传到了日本。那时候,美国的黑船舰队来了,黑船舰队使日本人觉得我们对世界完全不了解,而这本书正好起了重要作用。

魏源的《海国图志》

其实,魏源从前写的一本书《圣武记》早就传到了日本,日本当时就有很多人注意到这本书。其中有个叫佐久间象山的,他读了这本书之后非常激动,觉得魏源写得太好了。所以当这个《海国图志》传到日本后,引起了日本的沸腾,当时人们形容它是天赐宝卷,因为日本对外国不了解,又迫切想了解世界的时候,一本书出现了。所以这本书,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日本翻刻了二十多版,尤其是魏源写美国的那一章,翻译的特别多。佐久间象山有象山书院,就是他自己办的一个学校,其中很重要的一部读物,就是《海国图志》。

魏源的《圣武记》

吉田松阴是佐久间象山的学生,吉田松阴后来也办了一个学校叫松下村塾,松下村塾只办了两年,不到百名学生中,其中有三四十人,都是后来明治维新的重要的功臣,比如高杉晋作、伊藤博文等等,还有后来日俄战争的指挥官乃木希典,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而他们在这个学校里,很重要的读物就是《海国图志》这本书。

佐久间象山

通过《海国图志》了解到了世界的样子。这一代日本的维新志士,都受到《海国图志》的精神洗礼,比如说明治维新早期的横井小楠、桥本左内,他们从《海国图志》对美国的介绍中,就提出来了一些观点,明确提出来今后的政治突破。日本当时是个等级森严的传统社会,你父亲是什么阶层,你生下来就是哪个阶层,不能突破。他们看了美国的选举,其中有人就提出来要选举,有的就是觉得,我们不仅要有外贸,还要有知识产权思想等等。

“千岁丸”访问中国

实际上,日本从1853年就面临着开国还是锁国,和外国是通商还是不通商,一系列的争论。有很多人主张锁国,它侵略我们,我们锁国,但是好几个人都是读了《海国图志》之后,觉得你没法锁国,只能开国,这方面的记录已经不少。但是一直到1862年的时候,还有很多日本人,对中国印象很好,觉得中国还是先进发达的,因为中国还早于我们13年被西方列强打开了大门,那么中国是怎么应对西方列强的呢,有哪些还是值得我们日本学习的呢。所以,在1862年6月的时候,幕府就派了一个船,叫做千岁丸,共将近60人到中国。

其中有几个武士,领头的叫做高杉晋作,他是对中国的印象非常好,觉得日本还是要借鉴中国的一些经验,先进的经验怎么对付西方。他们到了上海之后,高杉晋作看到上海当时租界发达繁荣,于是非常的兴奋,觉得中国真了不起。但时间一久,发现中国就是上海的租界那一小块变化很大,其他地方没有什么变化,最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什么呢?中国这时候,还是禁止造洋枪洋炮,那时是1862年。高杉晋作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和别人打仗,自己还不生产现代化的军工,不生产现代化的军舰?最掉下巴的是,《海国图志》这本书在中国被禁了。从此之后,高杉晋作的观点,彻底转变了,千岁丸访问中国之后,觉得中国还是很强大的声音逐渐消失了,日本后来就决定,脱亚入欧。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了解到这些之后,他又专门写了一段话,他说《海国图志》唤醒了很多人,使日本像佐久间象山、吉田松阴这些人,受了间接刺激,上演了明治维新这一个雄伟的活剧。

田桐:现在日本的学者,包括日本的民众,他们是怎么样看待明治维新运动的,包括他们的关注点是不是跟我们也不太一样?

雷颐:我跟日本学者交往也比较多,但整体而言没有中国人那么关注,因为日本尤其是经过二战之后,现在走上了一个比较常规的道路,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变革。对它们而言,明治维新是一段已经过去了的历史了,只是当年有这么一个事件,使日本走上现代化国家。其实,中国不仅对日本明治维新感兴趣,前些年一直对法国革命、英国革命都感兴趣,因为事实上核心是国家的转型,通过什么方法,有什么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包括现在讲的,改革开放很多东西还在探索,所以像明治维新跟中国关系太密切了,反而它现在正在成为中国的知识。就是通过历史找到,什么是对我有用,什么对我好,就应该拿来。还有,本来这些都是中国人写的书,为什么中国没有用?就是日本当时没有太多思想负担,用今天的政治话语来说,解放思想,继续改革开放,把改革的门开得越大,对中国更有利,就是继续解放思想。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楼主热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changefastreply
感谢无私分享!
看帖回帖是美德!
路过,学习下
帮帮顶顶!
学习了,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新叶

GMT+8, 2024-12-21 23:48 , Processed in 0.110150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